連鎖這種經營形式最早出現在美國零售業,上世紀50年代傳入中國臺灣,直到80年代末,隨著肯德基、麥當勞相繼進入,中國大陸的餐飲業才真正與“連鎖”二字發生關系。
1987年,肯德基在北京前門開出內地首店,盡管當時20元的客單價已是不折不扣的高消費,每天依然有近3萬人光顧; 3年后,在深圳開出內地首店的麥當勞也享受了同樣的待遇,深圳光華餐廳開業當天,單店營業額達46萬元,創下了當時麥當勞全球新紀錄。
當時,麥肯這樣的西式快餐帶給國人的沖擊除了炸雞漢堡這樣“沒見過的”產品外,還體現在產品的標準化、特色單品的打造上,更
讓人們意識到了“連鎖”這個新概念。肯德基1993年起在西安開始特許經營,又在1998年推出“不從零開始經營”的特許加盟政策,將已在運營中的門店開放加盟。
以肯德基、麥當勞相繼入華并在不同城市快速擴張為啟發,連鎖加盟的經營方式也于90年代逐漸在中國普及開來。經過80年代的市場培育和90年代初的起步階段,1994—2000年,餐飲連鎖加盟進入狂熱的成長階段。一時間,市面上項目眾多,良莠不齊。
快速擴張的背后也有隱憂,餐飲品牌和加盟商兩者中的任何一方抱有“撈快錢”的心思,都極有可能引發品牌形象危機。僅在2018年,雙方“相愛相殺”的故事就頻頻見諸報端:紅極一時的泡面小食堂因產品不過硬、加盟管理混亂成為了被群嘲的品類,還有不少加盟商“感覺被坑”;通過加盟迅速拓寬市場的幸福西餅,在去年和加盟商就“是否新鮮現做“問題鬧出了糾紛,不久后幸福西餅宣布,今后開出的新零售店將全部直營……
可以預見的是,如果連鎖加盟是餐飲品牌實現規模化必經之路,那么高勢能品牌的相繼進入,或許會為加盟模式帶來更多新玩法和更多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