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夾饃的原料是肉和饃,所以它的產品創新大都是饃的創新或肉的創新,以及兩種組合形式的創新。
饃上的創新:在饃上下“功夫”。
陜西大眾認知中的肉夾饃為白吉餅肉夾饃。白吉餅也叫“打饃”,師傅一邊持面,一邊用搟面杖對面反復敲打。饃打出后,再放進平底鍋烤制,待火候足夠便可出餅。出來的“餅”呈碗狀,周圓如鐵圈,還有花紋形似菊花心。
與之媲美的是秦晉肉夾饃。秦晉肉夾饃的餅是“油酥千層饃”,省去了發酵過程,只要“做油皮、做油酥”后,便可速凍餅胚儲存,這是白吉餅所不具備的。這也是為什么品牌連鎖店忠愛“秦晉肉夾饃”的原因:饃好儲存,易操作,好量產。
除了“白吉餅”和“油酥千層饃”外,咸陽本地大多數早餐店也會選擇以白面蒸饃配上“臘汁肉”來當做肉夾饃。這樣吃起來柔軟不費勁,也有利于消化,備受“不喜歡硬食”消費者的青睞。
肉上的創新:原料和制作方式的創新。
肉的創新分兩種: 一種是原料上的。 如陜西綏德,它根據當地口味,放棄了臘汁肉,改用了當地人喜好的豬肉頭;西安寶雞一帶,放棄了臘汁肉,換了當地的特色肉類“紅油肉臊子”。土耳其烤肉夾饃的肉種類更加豐富,它們的肉是用十余種調料對牛、羊、雞等肉類進行浸泡腌制后制作而成的。
另一種是制作方式的創新。 如西安的孜然肉夾肉饃,將肉在鐵板上炒制,炒制途中添加孜然和青椒。
組合式創新:對饃和肉重新“定義”。
其中最典型的兩個代表產品為咸陽的鍋盔牙子肉夾饃和荷葉餅肉夾饃。
咸陽北大街有一個老街區,這里專賣一種肉夾饃:鍋盔牙子肉夾饃。它的餅巴掌大小 ,形狀呈半圓的月牙形,餅中夾的原料為肉和青椒。
荷葉餅肉夾饃,饃則采用荷葉形狀的饃,肉為粉蒸肉(糯米粉加五花肉丁拌在一起,放到籠里蒸出來肉)。